重点研发计划一年:打破一亩三分地利大于弊

 行业资讯     |      2025-04-05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报告,6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了12.5万人,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状况持续疲软。

今年以来,中国对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比如信贷投放量正逐步回归正常,同时对一些存在泡沫的领域比如房地产市场果断出手。下阶段是否会再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为期两年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再过几个月就要到期,届时中国是否会再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对此,王建分析指出,中央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刺激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有很多危险性。

重点研发计划一年:打破一亩三分地利大于弊

中国下一阶段不存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问题,宏观调控的大方向仍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他表示,宏观调控未来方向肯定要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过于着眼于短期目标肯定是不行的。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中国国务院今年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36条,配套措施正抓紧制定。下一步国家应抓住有利时机,腾出更多精力、资源加快结构调整,坚持有保有压,积极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和两高一资行业。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市场空间、回旋余地和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方向。

在长沙举行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必须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定政策,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去年以来,中国一直强调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问题。张杰、赵郁夫妇持股6.58%。

对于为上市而突击申请专利的质疑,毕文军表示不能认同:实际上我们100多项专利是陆续申请的,化工专利的申请时间比较长、进度慢,导致最终扎堆。如果真是这样的资本高手运作,是不能指望高管与公司共同成长的。广发证券(30.52,-0.02,-0.07%)一名分析师说。7月伊始,前三个交易日,以三聚环保(38.560,-0.39,-1.00%)(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环保板块成为引领下跌风潮的重灾区。

毕文军解释,行业特性是一季度亏损的主因,季节性亏损不会延续。上市三个月,对于检验三聚环保背后隐匿的控制者的真实目的,显然还过于短暂。

重点研发计划一年:打破一亩三分地利大于弊

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林瑾也表示:如果单纯套利,显然对公司不利。吕丽华说,之前探路者(19.960,-0.04,-0.20%)上市高管辞职事件,就有股东资本运作的嫌疑,但三聚环保最多也就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可能性多大就不好说了。世纪证券分析师吕丽华说。此前,三聚环保证券部曾表示,几个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主业依赖隐忧从2009年下半年到现在,受产业影响下游需求是下降的,因此对企业盈利有影响。以其旗下子公司三聚创洁为例,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6.40万元、515.65万元和888.53万元,而净利润却分别为150.57万元、30.15万元和21.72万元。然而,这家纸面最大股东为北京海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淀科技)、却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曾被质疑为资本运作高手联合隐性控制的吸金平台。但是,季节性特性显然不能完全解释子公司利润超低的问题,三聚环保是否存在内部业绩调节仍未可知。

三聚环保产品主要生产脱硫催化剂,在这方面它是领先的。然而,对于将2.4亿多募集资金投入到催化剂以及催化新材料二期工程建设,其他项目投资聊胜于无的三聚环保来说,产品单一的经营风险,可能成为长期隐忧。

重点研发计划一年:打破一亩三分地利大于弊

毕文军表示,这跟我们新产品推出有关系,公司成立前几年,有大量新产品要申请专利保护,所以三聚环保上市前拥有大批申请专利。如果上市马上就亏损,肯定是有问题的。

操控者意图待解当初公司成立的时候比较缺钱,所以林总(林科)就放弃了控股,希望能多引进资金,现在这个创投公司控股稍微多一些。私募基金经理吴国平表示。北京三聚环保正在申请的81项专利全是发明专利,而且全是在2008年以后申请的。然而,三聚环保方面表示的115项专利,多数仍在申请中。突击申请专利,反映出很多公司是为了上市而上市,因为要符合‘高科技的要求。然而,2009年,能源巨头发展战略的变化,让三聚环保美好光景不再。

毕文军也向时代周报记者强调,我们产品主要是四大类,脱硫催化剂占到总产品的一半。相比去年盈利了5097.87万元的业绩,亏损数据格外刺眼。

上述广发证券分析师说。吕丽华说,关键还是要看资本运作的出发点和目标。

长期隐忧背后,三聚环保独特的股东构成,可能也是危及公司未来成长性的阴影。有的高层可能以前在同一个单位待过,这不能说明他们关系紧密,很难说高层有资本运作的背景。

股东跟资本运作有关的只有一两家,两三家,有时候报道是将一些故事串在一起,很多都是片面的。三聚环保,实际为刘雷、刘广明、石涛等几个关联自然人控制着更多的股份,而几名关联人中刘广明、石涛等均有资本运作先例。能源性企业一季度采量小,一般占到全年销售的8%-9%,但实际上季报上也显示我们1-6月是盈利的。产品单一、客户高度集中,成为制约三聚环保未来发展的一大障碍。

《理财一周报》曾质疑,一季度财报亏损背景是,为满足上市条件,财报上做亏子公司以确保三聚环保账面利润增长。比起国家政策不可预测的变化,过于依赖中石油(10.44,0.03,0.29%)、中石化这样的大客户,是三聚环保已经近在眼前的命门。

上市亏损内幕5月初,创业板上市公司相继发布2010年一季度财报,三聚环保成为当时74家创业板公司中唯一亏损的公司。海淀科技有三家股东,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海淀国投)持股40%、北京二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二维投资)持股22%、北京大行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大行基业)持股38%。

边亏损边股价飙升的吊诡,让刚刚上市的三聚环保陷入诸多质疑当中。近三年来,公司前五名大客户的销售收入总和逐年增加,所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重基本在40%以上。

据三聚环保招股说明书,上市前三年,公司毛利率连年高速增长,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5.73%、36.54%与48.93%。亏损业绩何时扭转、技术专利遭质疑、主要客户依赖死结、关联股东操控公司,三聚环保公司成长性饱受怀疑。如果真是这样的资本高手操作,是不能指望高管与公司共同成长的。然而,这一解释并未澄清质疑。

很多创业板块的高层是做投行券商出来的,这样资本融资比银行贷款容易,能促使公司顺利上市。上述广发证券分析师说,几个大股东都不控股,是有个创投的公司在控股。

然而,在创业板拥有30项相对稀缺的发明专利、81项在申请专利发明的三聚环保,在引以为傲的背后,有个外界鲜为人知的背景。未来只要国家政策是一直支持环保产业,执行严格环保标准的趋势,公司前景是乐观的。

同时,三聚环保旗下子公司却个个利润超低,多个出现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利润却不断下降甚至主业亏损的情况。7月6日,三聚环保董秘毕文军说。